对于喜爱美食的老陕来说
一定不会忘记
当年舌尖上的中国刚出来时
推荐的大江南北美食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
特别是咱西安的地道美味更是让人蠢蠢欲动
然后又出了《那年花开月正圆》这部剧
让我们深刻的了解到陕西居然有这么多美食!!
如今舌尖总导演陈晓卿又一部
美食纪录片《风味人间》
瞬间炸醒了所有人的味蕾
纪录片一开始就介绍了小麦的引进,自从第一粒小麦在中国落地生根,就此奠定了“南米北面”的饮食基础。
所以呢,开篇从小麦讲起,自然会来到以面食打天下的陕西。
看着石子馍画面一出来,作为陕西人的本宝眼睛亮了。
想当年在报社工作,过年回来给同事带特产,一大包石子馍硬是放在办公室里发了霉,根本没人喜欢吃。
理由,太硬咬不动。
哼,如今我终于可以对同事怒吼一声“不识货”。虽然石子馍口感确实挺硬,但可是越嚼越香的那种啊。
而且多嚼石子馍可以锻炼脸部肌肉,让你皮肤变紧绷不是梦,什么电波提拉仪都省了。
石子馍制作虽然看似简单,可窍门其实都在和面这个环节。
香料如茴香粒、花椒叶绝对不能少,而且和面除了用清水,还会往面里加菜油,烤制成型后石子馍香气四溢,自带咸味酥脆到不行。
尤其当你吃到茴香粒和花椒叶的时候,那股子香料烤后的香味弥漫唇齿,可不就是我们老陕人小时候的味道么~
如果有机会去西安吃羊肉泡,记得一定要在掰馍时尽量把硬馍扣成大小均匀的碎块。
因为,当这碗馍端到后厨加羊肉汤时,大厨会根据碎馍块判断你是不是“老食客”。
老食客们吃的汤,跟普通游客吃的汤有可能是不同的哦~
虽然也是泡馍没错了,但葫芦头比羊肉泡馍油多了,因为里面有猪大肠,煮好后汤头浓郁到化不开,正宗的葫芦头就是要吃猪大肠的香味。
而且,现在做葫芦头的人越来越少了,我个人觉得跟越来越多人想减肥有关。
你想啊,一碗葫芦头里有大肠、肉丸,出锅时还得浇上一勺猪油,那热量不得蹭蹭蹭往上窜啊!
不过我小时候家人并不让我吃葫芦头,因为担心外面卖的猪大肠不干净。
这款陕西小吃亮相后,同样让我的思乡之情瞬间倍增。陕西的“皮”字辈面食有很多,
光凉皮就分:大米皮(以陕西秦镇的最好)、擀面皮(口感略硬最有嚼劲)、凉皮(口感略软)。
看见纪录片里这份酿皮的样子了没?记住这个样子:酿皮+芝麻酱+调料汁+油泼辣子油就足够了。
陕西人偶尔还会往里面加黄豆芽、黄瓜丝。
那些往凉皮里放香菜、花生、豌豆、青椒丝、萧山萝卜干的,哼,都走开!
牛肉做馅儿,油煎出酥皮
早餐摊上一揭开锅盖
就属这道小吃香味最浓郁
西安当地有个说法是
“街头掀锅盖,街尾娃娃来”
西安的美食那么多,岂是我一篇文章就能写完的
《风味人间》一集也就只有50分钟,所展现在大众面前的陕西美食也只是冰山一角
如果你也想好好体会一下陕西的美食
还是要去到当地,亲自尝一尝,才过瘾啊!